|
一、方案背景
隨著太陽能在家庭場景中的廣泛應用,越來越多家庭在陽臺安裝儲能設備,實現電能的存儲與利用。準確計量陽臺儲能設備的電能,對于合理使用能源、評估投資收益、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。
二、適用場景
1.居民陽臺光伏儲能系統:住戶在陽臺搭建太陽能板,并連接儲能電池,用于日常照明、小型家電供電。
2.陽臺應急儲能場景:配備儲能設備作為停電時的應急電源,為手機充電、照明燈具等提供電力。
三、方案構成
?。ㄒ唬┯布O備
1.1.光伏電流互感器
1.1.1 防止逆流現象
實時監測電流大小及方向,數據異常時可迅速反應,通過調整逆變器輸出功率來阻止逆流的發生。
1.1.2 保障系統安全
光伏系統運行過程中,當檢測到電流超過設定的閾值或電流異常時,可以觸發保護機制,防止設備燒毀甚至引發安全事故。
1.1.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
電流互感器能夠準確測量光伏電池板輸出的電流,結合電壓,計算出發電功率。當發電功率大于負載功率時,系統能夠及時降低逆變器輸出功率,確保電力供應與需求之間的平衡,避免能源浪費。
1.2安科瑞陽臺光伏電流互感器使用環境
1.額定工作電壓 AC0.66kV(等效 AC0.69kV,GB/T 156-2017)
2.額定頻率 50-60Hz
3.環境溫度-30℃~70℃
4.海拔高度≤3000m
5.工頻耐壓 3000V/1min 50Hz
6.用于沒有雨雪直接侵襲,無嚴重污染及劇烈震動的場所
1.3安科瑞陽臺光伏電流互感器安裝方式
2.1.智能電表
類型:雙向智能電表,能夠同時測量正向(從電網流向用戶)和反向(從用戶流向電網)的電能。這對于陽臺儲能系統至關重要,因為系統不僅會從電網取電,在儲能電量充足且太陽能發電過剩時,還可能向電網送電。
2.2.安裝位置:安裝在陽臺儲能系統與電網連接的總線路上,精確計量系統與電網之間的電能交換。
3.電池管理系統(BMS)
3.1.功能:實時監測儲能電池的電壓、電流、溫度和剩余電量(SOC)。通過對這些參數的監測,BMS 能夠保護電池,避免過充、過放,延長電池壽命,并提供準確的電池狀態信息,有助于合理管理儲能系統。
3.2.配置:大部分現代儲能電池都內置 BMS。若選擇的儲能設備沒有內置 BMS,需額外購置適配的 BMS,并確保其與儲能電池和其他系統組件兼容。
4.功率傳感器
4.1.類型:電流互感器或霍爾效應傳感器,安裝在儲能設備與負載(如照明燈具、家電)之間的線路上,實時測量負載消耗的功率。
4.2.數據采集:將測量得到的功率數據傳輸給數據采集器,以便進一步分析和記錄。
?。ǘ祿杉c傳輸
1.數據采集器:收集智能電表、BMS 和功率傳感器的數據,并進行初步處理和存儲。部分智能電表和 BMS 本身具備數據采集功能,可選擇功能集成的設備,減少硬件成本和系統復雜性。
2.傳輸方式:支持 Wi-Fi、藍牙或有線網絡(如 RS485)等多種數據傳輸方式。通過這些傳輸方式,數據采集器將采集到的數據上傳至云端服務器或本地監控終端,實現數據的遠程訪問和實時監控。
(三)軟件平臺
1.本地監控終端:在家庭內部部署的監控設備,如平板電腦或專用的監控主機,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與數據采集器連接,實時顯示儲能系統的運行狀態,包括電池電量、充放電功率、電網交互電量等。用戶可通過本地監控終端進行簡單的系統操作,如設置充放電模式。
2.云端管理平臺:用戶可通過手機 APP 或網頁瀏覽器訪問云端管理平臺,隨時隨地查看陽臺儲能系統的歷史數據和實時運行情況。云端平臺還提供數據分析功能,生成能耗報告,幫助用戶了解儲能系統的使用情況,優化能源管理策略。
四、實施步驟
1.方案設計:根據陽臺儲能系統的規模和用戶需求,選擇合適的計量設備和數據采集傳輸方式,制定詳細的安裝方案。
2.設備采購:采購符合要求的智能電表、BMS、功率傳感器、數據采集器等設備。確保設備質量可靠,具備良好的兼容性。
3.安裝調試:按照安裝方案進行設備安裝,連接線路。安裝完成后,對整個系統進行調試,確保各設備正常工作,數據傳輸準確無誤。
4.用戶培訓:向用戶介紹系統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,包括如何查看數據、設置充放電模式等,幫助用戶更好地管理陽臺儲能系統。
五、維護與管理
1.定期檢查:定期檢查計量設備的運行狀態,確保設備正常工作。檢查線路連接是否松動,設備是否有損壞跡象。
2.軟件更新:及時更新數據采集器和監控平臺的軟件,以獲得更好的功能和性能,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。
3.數據分析:定期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,評估儲能系統的性能和使用效果。根據分析結果,調整能源管理策略,優化系統運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