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“計劃今晚19點按照已經制定好的外輸調峰計劃與設備運行計劃調整用電負荷,請班組提前做好設備操作準備。”交接班會上,值班調度進行了生產計劃的安排,這是近日寧波“綠能港”作為虛擬電廠聚合用戶,積極參與浙江省電網電力需求響應的一幕。

近年來,全國用電負荷持續攀升,在夏季用電高峰時期,有時會出現集中用電的“尖峰時刻”。為了短暫的“尖峰用電”而新增發電裝機,不僅造成電力資產長期閑置,更會推高社會用電總成本。如果在“尖峰時刻”,一定量的發、用電主體能精準響應,發電側多發電、負荷側少用電,其他用電主體為調節資源付費,實現一定程度的“削峰”,將能有效緩解“尖峰用電量高”的壓力,反之解決“低谷用電量低”的問題。在此背景下,“虛擬電廠”應運而生。
什么是虛擬電廠
虛擬電廠,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實體電廠,它不一定有實際的大型發電設備,而是整合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資源,如屋頂光伏、儲能電池、電動汽車、可調負荷等,并通過數字化技術,形成統一可控的“云端電廠”,實現其參與電網調度和電力市場交易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,成為了守護社會用電安全的“隱形調節器”。

在國內首套冷能發電裝置投用后,寧波“綠能港”緊跟國家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政策導向,將其作為在天然氣保供之外履行社會責任的又一重要踐行,迅速與海油電投簽署虛擬電廠代理服務協議,海油電投作為二級資源方接入到浙江省虛擬電廠管控平臺。通過這種合作方式,寧波“綠能港”在海油系統內率先探索LNG接收站用電負荷、冷能發電負荷參與虛擬電廠響應的全新模式;海油電投積累虛擬電廠建設和運營經驗,為后續打造中國海油虛擬電廠管控平臺夯實基礎。
為確保接收站天然氣供應安全與電網響應效果的雙重保障,寧波“綠能港”與海油電投構建了深度協同的聯動機制,海油電投提前進行電網負荷預測,精準發布負荷調節需求;寧波“綠能港”通過動態調整冷能發電負荷、動態調整BOG壓縮機運行負荷等,制定精細化的電力負荷調節策略,實現“保供有力、電網受益、企業增收”的三贏格局。

截至目前,寧波“綠能港”已完成5次浙江電網市場化響應。在今夏浙江用電負荷4次刷新紀錄的情況下,發揮海油力量助力電網削峰。
下一步,寧波“綠能港”將深化負荷側的虛擬電廠運用模式,在保障供氣安全前提下,優化負荷調節策略,為企業提質降本增效、集團公司實現“雙碳”目標及國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貢獻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