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據全球液流電池網獲悉,近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《新型儲能規?;ㄔO行動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明確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達1.8億千瓦以上。在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雙重助力下,科力遠在一天內先后完成“博野儲能電站開工”與 “保定基地儲能系統產品交付”,以聯合體協同模式為儲能業務發展按下“加速鍵”。

河北雙線同日發力,博野正式開工、保定基地出貨
“我宣布,博野100MW/200MWh獨立儲能電站正式動工!”上午8點28分,隨著項目中心負責人陽衛君有力的話音落下,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的儲能項目現場瞬間沸騰,歡呼聲、鞭炮聲、施工機械汽笛聲相互交織,多臺大型挖掘設備同步啟動。作為河北省 2025 年獨立電站示范項目,博野儲能電站的開工,標志著其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。
同一時刻,另一場“能源接力”也正在上演。河北科力遠保定工廠啟動了200MWh儲能系統產品交付工作。隨著指令下達,起重機將大型儲能柜吊裝至重型卡車上。中午13點18分,在河北科力遠總經理賈文杰及公司員工的共同注視下,一輛輛滿載儲能柜的卡車組成“能源長龍”,正式奔赴山東臨沂的羅莊獨立儲能電站項目。
一日之內實現“建電站”與“出產品”雙線推進,背后是大儲能生態聯合體 “聚勢賦能、協同共贏”模式的高效落地。

科力遠保定基地
聯合體高效賦能,打通“技術-供應鏈-金融”全鏈條
自2024年成立以來,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各成員單位充分發揮資源互補優勢,成功打通“技術-供應鏈-金融”全鏈條,形成“產融投建運”一體化模式和上下游協同能力。此次博野電站開工與保定基地的產品交付同步推進,正是聯合體協同效率的最佳證明。
在技術層面,聯合體有效匯聚了多方優勢資源??蒲性核透咝砬把乩碚?,產業鏈企業貢獻了關鍵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淀,為生產過程筑牢堅實保障,各方協同助力技術層面的完善。以儲能柜為例,中創新航專注電芯生產,果下科技負責智慧管理系統開發,科力遠則憑借卓越的智能制造能力賦能生產過程,通過這種分工協作實現規?;a,提升效率。
而得益于生態模式的日益成熟,聯合體產業閉環愈發穩健,獨立儲能電站等應用場景的項目開發、供應鏈保障以及建設效率顯著提升,各項目順利推進。河北科力遠總經理賈文杰介紹,工廠已經為博野項目備足產品,將第一時間向項目交付。目前,工廠正在加班加點生產內蒙古1.2GWh獨立儲能電站所需產品。

乘政策東風,科力遠堅守儲能長期主義之路
《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行動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指出,在促進新型儲能應用場景拓展方面,一是推進電源側儲能應用,推動沙漠、戈壁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規劃建設新型儲能;二是拓展電網側儲能應用,推動在負荷密集接入、大規模新能源匯集、大容量直流饋入等關鍵電網節點,開展獨立儲能電站建設。
科力遠始終踐行長期主義發展理念,以戰略定力深耕能源領域。面對行業對儲能安全、壽命與經濟性的多重挑戰,公司創新混合儲能技術,將高安全、長循環的鎳氫電池與高能量密度的鋰電系統相結合,具備獨特的混儲技術優勢,滿足儲能市場多元化需求。依托該技術的先進性,公司持續拓展“固態電池+鋰電池”“釩液流電池+鋰電池”等混合儲能組合模式。
通過牽頭成立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,科力遠有效地整合了產學研金服用等多方面資源。此前,公司與聯合體在河北建設的井陘、望都獨立儲能電站均已順利投入運營,并且收獲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目前,科力遠正攜手成員單位,有序推進河北、山東、內蒙古、廣東等多個省份的優質獨立儲能電站項目。
在政策東風下,聯合體“生態拼圖”日趨完善,協同優勢愈發彰顯。科力遠將繼續深化與聯合體各成員單位的合作,加快儲能領域的技術研發和項目布局,拓展獨立儲能電站、零碳園區等應用場景,以實際行動助力新型儲能產業規?;l展。
 |